口才词典网 一个专业的口才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演讲学习 > 演讲技巧

演讲技巧

如何提高学术演讲的效率

分类: 演讲技巧 口才词典 编辑 : 口才大全 发布 : 08-07

阅读 :1218

目录1.如何提高学术演讲的效率
2.如何掌握正常的演讲的语速
3.如何即兴演讲,如何做好即兴演讲

< 如何提高学术演讲的效率>如何提高学术演讲的效率

如何提高学术演讲的效率

学术演讲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某种学术思想,传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能否达到目的,关键是听众的态度,听众对你所讲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听众的认知模式与你传递的信息是否相匹配,当然就每个人而言情况是干差万别的,但掌握一般的规律,有助于提高我们学术演讲的效率。

1.引起听众的兴趣

兴趣指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动机。兴趣是一种中等程度的正情绪。他可以激发注意,使注意集中。在演讲中,兴趣是调动听众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愉快、舒畅、轻松而又紧张的兴趣状态下,人对信息的接受效率高。并能有效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获取的信息,以特有的灵感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具有再创造的可能性,提高信息接受的有效性。

(1)了解听众的兴趣

不少学术演讲之所以效率不高,究其原因,总有那么一条,就是他只讲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演讲者感兴趣不一定是听众感兴趣,反过来,讲听众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容易成功。如何发现听众的兴趣点呢?有两个方法,一是事先调查,一是当场调查。南昌老师提示当场调查是成熟的演讲者常用的方法,请听众递条子,向听众提问题,观察了解听众的情绪等等,当你了解了听众的兴趣,你的演讲也就比较有把握了。

有时你会发现听众的兴趣与你并不矛盾。由于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不少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在述及他们事业成功的体验时,都把积极、稳定而直接的兴趣作为重要因素。达尔文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在尽我所能来回忆自己在中学时代的性格时我发现,当时我已经具备那些寄托希望于某种未来美好事物的独特品质就是:我有了极其浓厚的多种多样的兴趣,很急切地想要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且在弄清楚任何复杂的问题或事物时,就非常高兴.”

(2)现场激发听众的兴趣

当场激发听众的兴趣,也是演讲中常用的方法,南昌老师提示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演讲内容。第二演讲者的态度。第三演讲方式。一般来说听众对于急于想知道的事兴趣大;平等待人的演讲态度,容易唤起听众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容易受听众欢迎;互相交流的演讲方式,幽默风趣的谈吐,可以增加演讲的可听性和吸引力。一般认为某个人奋斗的真实经历是人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在学术演讲中不时地插入这样的内容,就是不大会演讲的人,也容易讲成功,使听众感兴趣。

除了让演讲的内容、方式、态度引起听众的兴趣以外,再就是要让听众对你感兴趣,引起听众对你的注意。引起听众注意的方法,一是声音要大,语音要清晰。音量要使后一排的听众也能听得清楚。音量不够无法引起听众的注意。二是要表现出激情。要从表情、声音、眼神自然地流露出你的热切、真实的心情。

这是演讲、振奋人心的神奇之处.三是要注意修饰自己的仪表。南昌老师提示演讲中先引起从听众注意的往往是演讲者的仪表。一般人们会觉得穿戴整齐者比不修边幅的人更有教养,更懂得尊敬别人。在学术演讲中如果演讲者是一个陌生人,则上述的特点如仪表、眼神、表情等外在的方面通常是决定形成何种印象的重要因素。相反,假如演讲者是一个较为熟悉的人,如你的老师、同学,那么这些外在特点影响力就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内在的特点像品质、智慧、修养等就成了比较具有影响的因素。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要想使自己的学术演讲激起听众的兴趣,并且吸引他们,给他们留下好印象,不仅要学习演讲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修养品性,陶冶情操,培养高尚情感。一句话:既要学说活,又要学做人。

2.提高演讲的兴趣

强调听众的兴趣并不是不考虑演讲者的兴趣。演讲者的兴趣除了对演讲内容的兴趣还有对演讲工作的兴趣,一个人如果只对他从事的活动或研究的对象感兴趣,而对于如何表达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缺乏兴趣,就不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扩大学术影响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强烈浓厚的演讲兴趣是科普活动的动力,也是成功有效地进行学术交流的基本前提。一般来说开拓性、创造性人才都有一种对旧思想、旧观念不可遏止的挑战冲动,都有发表自己创见的强烈愿望。

而稳定持久的表达兴趣,是来自内心的热爱及强烈的追求,使人们不知疲倦地去游说、去宣传,并充满欢乐地献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

此外,兴趣能减少当众演讲的恐惧心理,试想当一个人迫不及待地想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新发现告诉他人的时候,是没有心思去害怕的。反而会变胆怯为自信,变枯燥为生动,在学术演讲中,谁都想谈笑风生,举止得体,被听众信任佩服,只要演讲者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和探求,有向他人解惑的兴趣,就会在主观上树立自信心,鼓起热情,认真审慎地对待学术演讲活动。

3.努力与听众的认知能力相适应

上面提到学术演讲的效果和听众的态度有很大关系,而听众的态度一是取决于听众对你演讲内容是否感兴趣,二是你的信息传递模式和听众的认知模式是否匹配。这里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信息获取的一般规律。我们知道信息的获得和加工,主要靠一个人的知觉,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态度。

由于人们的知识、经历、性格、情绪各不相同,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知觉。我们的行为由知觉所引发,反过来说,没有知觉到的刺激对行为不起作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映的就是这种有刺激而没有知觉的状态。知觉的目的是在于解释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对客观事物的感觉越丰富、越准确,知觉得就越全面、越正确。认知心理学认为,信息的获得不仅取决于感觉输入的外部刺激的性质,而且依赖于知觉者本人的特点。

所谓认知图式就是听众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组合起来的知识单元。这种知识单元就是一个个信息仓库.如果这时候通过你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从外界进入了信息,那么你头脑中的转换开关很快会在你大脑中的信息仓库中搜索:一旦找到与外来信息相同或相近的信息仓库,转换开关便停下来,让外来信息进入仓库,于是就产生我们常有的感觉“啊,是这样的”,“我懂了”,“我明白了”。人们常说某人“脑瓜灵”,“头脑转得快”,就是说这个人大脑中的“转换开关”旋转得快。如果说某人“对事物领会得快”那是因为这个人的大脑中的“信息仓库”整理得好。有的人说话浅显易懂,是指说话人能使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使听众较快地把握住内容,并在短时间内找到响应的信息仓库入口,把你讲的内容送进去。南昌老师提示如果你说的话晦涩难懂或使用一大堆生僻的专业词汇就会使听众不得要令地胡乱转动他头脑中的那个转换开关而找不到入口处。

有一种知识竞寒,计算机给你描绘一种图形,比如一种动物、一种装置,要求你在图形还没有完全描绘完以前说出它是什么,谁说得快、说得准,谁就取胜。道理与前面说的一样,当外界的信息输入的时候,头脑中已贮存的与此有关的、有组织的知识单元被激活,通过对缺少的变量的推测,就能获得对客观事物完整的知觉。尽管没看到完整图形,但是因为你头脑中已经有了现成的图式,通过对未知变量的推论,就可以猜出它是什么。如果没有现成的图式或者说你缺乏对某一客观事物的知识和经验,那么对这一客观事物所提供的信息的加工就不能迅速而准确。从这一点来说,一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与知识经验有关。如果大脑中不存在与外界进入的信息相同的信息仓库,那么你就会听不懂。表达者就要尽量利用比喻等听众可能建立的信息仓库,浅显易懂地表述你的思想,说明事物。

南昌老师提示一篇好的学术演讲,不是充满了高深的学术理论、生僻的专业词汇,而大多是形象的、具体的、大众化的语言(如杨振宁的演讲)。

一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以一些墨西哥和美国的小孩为被试,让他们戴上立体眼镜同时观看两个不同的场景,一边是墨西哥的斗牛场,一边是美国的小孩子在玩球的场景,观看后分别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墨西哥的小孩说看到了斗牛场,美国的小孩说看到了孩子们在玩球。由此看来认知者的经历、知识和经验制约看印象的形成。同样,在信息交流中,认知者的经历、知识和经验,也制约着人们知觉的结果。此外,认知者的知识兴趣、价值观等也会影响到信息的交流和印象的形成。比如,艺术家比较注重人的仪表、相貌、身材等;伦理学家注重一个人修养水平如何,行为举止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二哲学家则注重于人的智慧和理性方面的东西。

平时我们说这个人很复杂或者很简单,是指一个人的认知系统而言。一个人的认知系统有简单与复杂之分,认知系统简单者看不到人的多样性的特征,若让他介绍一个人,他三言两语就叙述完毕,让人感觉语言贫乏。认知系统简单者还往往倾向于将自己的判断依从于地位高的人和者的意见,而不愿意参照专家的看法和事实资料,并表现出较符合传统观点的行为,缺乏创造性。认知系统复杂者则较能看到人的多样性,假如让他介绍某人的情况,他言语丰富能从很多角度加以描述,认知系统复杂者能够认知、接受一个正负两种特性同时存在的事实,能对不同的观点给予尊重,给事物下判断,能较多地参照事实资料和专家意见.总之,一个人的认知系统影响人的信息获得和加工,影响人的印象形成.


< 如何掌握正常的演讲的语速>如何掌握正常的演讲的语速

正确掌握演讲的语速:要想演讲获得成功,就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语言技巧,掌握好演讲的语速和语调,是演讲获得成功的大法宝。

1.演讲的语速

正像人走路有快有慢一样,人的说话声音也有个速度问题,有时快一点,有时慢一点,快慢相间,变化有致,给人以一种变化的美感,假若一个人说话,其语速就像机器的机械运动一样,总是一个速度,一个节奏,那不仅不利于表情达意,而且还令听众感到枯燥呆板,索然无味。

演讲中当然也存在语速问题。凭借语速变化这种技巧,你可以让听众的喜怒随着你的好恶而变化,既使是平铺直叙的枯燥沉闷的内容,经过你的处理,也会变得异常吸引人。

那么,如何掌握正常的演讲的语速?

(1)正常语速:当表达一般的内容时,语速要适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2)加速:当要表达热烈、兴奋、激烈、愤怒、紧急、呼吁的思想感情时,语速应尽量要快。当内容达到精彩的高潮时,或为制造结尾“戛然而止”的效果而蓄势时,语速有一个陡然加快的过程。但要注意,加快语速并不意味着一口气说完,如果句子较长,喘不过气来,反而影响效果,得不偿失。

(3)减速:内容涉及极为严肃的事情,想要给人一种深深警醒、撞击心灵的作用时;当表达怀念、悲伤、寂寞、失落、失望的思想感情,特别需要唤起听众注意时;演讲者在自己的讲述中欲作特别强调时;有关数字或统计、人名或地名的交待之处;故设疑问引人思考之时,都需要减慢语速,给听众一定的思考时间。

语速变化还要考虑到语言自身的特点。如句式冗长、词汇生僻时,语速不宜过快;而如是整齐、富有韵律色彩的语句,说得快些,才听得顺耳,听出节奏感。

语速的变化,应当是自然的,顺畅的。只有语速适宜,快慢有致,才能有效地传达情意,让听众感到优美悦耳。

2.演讲中的停顿

停顿就是指一句话、一段话中,演讲者有意换气或进行长短不等的时间间隔。这种停顿,既是人的生理上的需要(说话时需要换气),同时,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因为它可以把某种相对独立的意思同另一种意思分开。从听众的角度讲,听话时也是非常需要停顿的,因为耳到心,总要有个传递的时间,总要有头脑中“转一转”才能心领神会。假如说话时没有停顿,像“连珠炮”一样,无论对演讲者还是对听者都难以忍受。

一般来说,停顿有三种:一是自然停顿,即词语或句子间的自然间隔;二是文法停顿,即讲稿中出现停顿符号;三是修辞停顿,即出于某种修辞效果的需要而作的停顿。

停顿是演讲中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艺术。演讲中恰当运用停顿艺术,不但不会使演讲散乱,反而能使整个演讲起伏跌宕,让听众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标签:如何掌握正常的演讲的语速


< 如何即兴演讲,如何做好即兴演讲>如何即兴演讲,如何做好即兴演讲

掌握即兴演讲的四步曲:即兴演讲通常是在演讲者事先未作准备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而作的临时发言。因此,即兴演讲在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逻辑性和口头表达的雄辩性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如何做好即兴演讲,避免因措手不及而陷入难堪的境地呢?美国演讲专家理查德总结了一个即兴演讲的“四步曲”,这四步分别是:

1.首先用话语呼唤起听众的兴趣

理查德认为,即兴演讲不要平铺直叙地开始演讲,如“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保障行人生命安全……”应该这样开头“在上星期四,特购的450具晶莹闪亮的棺材已运到了我们的城市……”理查德设计的这一开头语虽然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心理,但它无疑具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它能激起听众之兴趣,使他们很想弄清事情的究竟,这也是即兴演讲成功的关键。

2.阐明必须听演讲者演讲的理由

理查德说,接下去你应向听众讲明为什么应当听你演讲。若谈交通安全问题,可这样讲:“不讲交通安全,那订购的450具棺材也许在等待着我,等待着你,等待着我们的亲人。”理查德所主张的演讲的内容既联系着“我”(演讲者),又联系着“你”(听讲者),还联系着场外你我有关系的千千万万的人,这就使所有的与会者不知不觉地成了他的“俘虏”,在心理上与他产生了共鸣。

3.用鲜活的例子加以说明

理查德指出,比如谈交通安全问题,你若用活生生的事例来说明那些会使人们送命的潜在因素,远比只讲那些干巴巴的条文要好得多。事实上,演讲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口语,辅之以体态语。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和体态语在传达事例方面比传达条文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即兴演讲,我们更要注意在这方面扬长避短。

4.讲述解决方法

理查德要求演讲者注意的是,这一步一定要告诉听众你谈了老半天是想让人家做些什么,比较好能讲得生动一点、具体一点、实际一点。从根本上说,告诉听众解决方法是演讲者的目的所在,如果演讲者忘记了这一步,或者这一步处理不好,就会给听众留下无的放矢或不知所云的感觉。

掌握理查德的四步曲,能使演讲者的演讲做到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同时也使演讲者能有条不紊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不会陷入张口结舌、东扯西拉的窘境。


下一篇:演讲紧张怎么克服|克服演讲紧张的办法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提高演讲口才 如何克服演讲时的紧张心理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