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词典网 一个专业的口才知识学习网站
所谓“通俗易懂”,就是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听得懂。如果听众听不懂你在讲什么,你讲得再高深,再专业,这样的演讲,只能孤芳自赏。 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说话演讲大都通俗易懂: 1940年7月,贺龙同志在晋绥军区的党员训练班讲党课。讲课前,指导员带人抬来一张旧木桌,一条木板凳,桌子上放了两个粗瓷大碗和一双布鞋。这三样东西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贺龙同志笑眯眯地说:“我来讲第一课,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党和群众的关系喽!”然后,他端起大碗问学员,里面的小米是做啥用的,大家齐声说是做饭用的。他又问是从哪里来的,大家说是老百姓种的。至此,贺龙同志开始讲,吃小米容易,种小米难;又讲老百姓吃黑食,让部队吃小米;讲军民关系,讲群众路线,使大家明白了搞不好军民关系就会挨饿,就会打败仗的道理。 接着,贺龙同志又拿起布鞋,让一位战士讲讲布鞋。战士语塞,觉得没什么好讲的。他又启发战士,指出每双布鞋都含着群众的心血,群众没有鞋穿,却给战士做军鞋,这是因为什么,引出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这个道理。 后,贺龙同志拿起另一个大碗,盛满水,还放了一条泥鳅。他把泥鳅从碗里捞出来,不一会儿,泥鳅不动了。贺龙乘机问,泥鳅为什么不动了,回答是离不开水。贺龙同志总结说,军队和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鱼离开水,军队离开群众,就不能生存。根据地的存在,人民军队的壮大,都是因为执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是群众拥护的结果。贺龙同志讲得具体生动,通俗易懂,极大地说服和震慑了战士。 你想自己的演讲像贺龙元帅那样吸引听众吗?那就从现在开始让自己的演讲变得通俗易懂。
使演讲通俗易懂的方法有: 1.使用口头语。就是演讲要贴近日常人们的说话习惯,多用简洁明快的短句,少用修饰语成串的长句;多用通俗易懂的常用词,少用专业深奥的词语。还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社会流行的富有活力的词语,如“芭拉芭拉舞”、“蹦极”、“卡拉OK”等。 2.运用成语。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表现力。在演讲中运用成语,能大大提高语言的凝练程度。比如要表达“坏人相互勾结”的意思,使用“蛇鼠一窝”、“狼狈为奸”等成语,会更加生动传神。 3.应用熟语。这包括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都是人们中广泛使用、通俗而寓意深刻的固定语句。例如,“竹篮打水”、“泥菩萨过河”、“百闻不如一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等等,都能大大地增强表达效果。 4.多举生活事例。所谓事实胜于雄辩,理论再通俗也不及一个生活的事例容易让听众理解。贺龙元帅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只要是切合听众实际的生活事例哪怕再小,也会引起共鸣。但一位先哲也告诫我们:“既不要把重大的事件说得随随便便,也不要把琐碎的小事说得冠冕堂皇。” 5.引用言论。“科学研究表明……”、“专家指出……”、“众所周知……”,这都是引用言论的例子。言论多是经过严格检验的,因此它的使用,能有效地支持自己的观点,充实自己的演讲。
所谓语调,就是说话时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停顿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表情达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高兴、悲伤、喜悦、愁苦、迟疑、坚决等情感,都能通过语调的变化表现出来。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个事例: 有一次,意大利知名演员罗西去出席一个有外宾参加的宴会。在宴会上,有一位客人希望能够请罗西为大家表演一段悲剧,只见罗西似乎想了一下,然后就用意大利语开始念了一段“台词”。客人们虽然听不懂罗西在说什么,但是却能听出他悲伤的语调,大家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席间,只有一位意大利人,但他却借故跑出了大厅,并到走廊里大笑不止。他为什么会笑,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难过呢?原来,罗西所说的并不是什么台词,而是宴会的菜谱而已。 应该说,罗西的成功,虽说要归功于听者和说者彼此语言不通,但他完美的语调控制也作用巨大。听众们之所以能潸然泪下,并非从语言本身听出了什么意思,而是受到了演绎语言的语调的感染。
可见,语调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不仅表演如此,演讲也是如此。婉转变化的演讲语调,能够更真切地诠释你所要表达的意思,令演讲更生动、更逼真,赋予演讲美感,从而使听众一直保持勃勃的聆听兴致。 你可以从这几方面来掌握演讲语调的技巧: 声音的高低。高音就是升调,从句首到句尾,音调逐渐升高,多用在问句里。而低音正好相反,音调逐渐降低,多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在演讲中,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就应处理好声音的高低变化。不能一味地高,喊破喉咙;也不能全部都低,平平仄仄。只有声音高低随意而变、随情而变、随行而变,才能达到的效果。 声音的轻重。一般来说,重音有利于突出演讲中的某些关键语句,从而更突出地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又能增加语言色彩,美化语言。通常情况下,演讲的中心观点和分支论点应该使用重音,也可以把连续数句话使用重音,达到加深听众印象的效果。而煽动感情,或是直接铺陈的话语,则可以用轻音,使演讲更加亲切、动听。 声音的快慢。大多数情况下,演讲的语速应该适中,声音不能太快,也不宜太慢。当表达热烈、兴奋、激动、愤怒、紧急、召唤等感情时,吐字就要稍微加快,做到单刀直入;当讲到严肃、悲凉、寂寞、失落、怀念等内容时,声音的速度就要放慢,一字一句,细细道来。 声音的停顿。停顿,就是说话的间歇。演讲不仅要停顿,而且还应该充分利用停顿,把停顿变为一种演讲的艺术。停顿一般有三种:一是文法停顿,就是按标点符号做声音的间隔;二是修辞停顿,是由于某种修辞而需要的声音间隔。
先来看一小段文章: 朗诵要自然,声音要明亮。 朗诵的意义,不应该局限于艺术性,它的实际功用是提高表达能力及洞察力,这样会使你的讲话更具说服力。 不过它的流行及受欢迎程度并不普及。有些曾经在学生时期参加过朗诵比赛的成年人这样说:“平情而论,我很怕听那些既抑扬又顿挫的朗诵,我觉得很夸张。” 有时观众的评语,很值得深入去反思。 想要令朗诵为人喜爱,首先应具备声音条件,很多时候朗诵者的声腺不足,当遇上情节所需时就注入朗诵的声艺技巧,可是一切语言表达都要从“声”而出,那么,声腺不足而又贯注情感,很多时候会出现不自然及造作,“造声”的结果,使人闻朗诵而起抗拒之心。
看到这篇文章,大家是不是深有同感呢? 在你周围有没有那样的人,他一读课文就要让大家起鸡皮疙瘩。为什么这样呢?如果你恰好就是那样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别的同学没品位,因为你的声音实在是太不自然了。 可见声音对朗诵是很重要的。其实每个人的声腺都不一样,并没有什么完美的声音。所谓的完美就是你自然明亮的声音。就像一个歌唱家,好的声音固然有天生的因素,然而后天的训练更为重要。朗诵中的声音因素也是这个道理。 做到以下几点可使你的发声更加优美自然: 1.保持正确的音调针对表述内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合理安排高音区和低音区,力求低音区听得清晰,高音区不觉得刺耳。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音色圆润和统一,不出现前明后暗,忽明忽暗,甚至讲到一半嗓子哑了的情况。 2.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不要一味扯破嗓子地追求大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声量。有了正确的发音方法不仅表述时声音具有持久力,而且音色圆润洪亮、穿透力强。 3.建议你注意一下朗诵过程中的呼吸。这不同于日常的下意识的呼吸,日常的呼吸提供不了充足的气息,使声音缺乏力度。应该在朗诵时养成“胸腹联合呼吸”的习惯,就是说吸气要向胸腹之间扩展,感觉好像闻花香一样地深呼吸,利用深吸气使胸腹之间的腔体扩大,增加吸气的容量,并利用小腹收缩的力量控制气息。这就是所谓的“丹田之气”,有了充足的气息,才能使声音产生共鸣,声音通过共鸣,才能变得响亮有力度。
下一篇:演讲朗诵技巧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演讲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演讲时要注意什么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